我國稀土產業正改變“挖土賣土”局面
“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,正在改變‘挖土賣土’的局面。”我國稀土主產地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副市長賀偉華說,黨的十八大以來,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推動稀土產業轉型升級,目前包頭初步形成稀土永磁、拋光、儲氫、合金、催化五條產業鏈。
“稀土之都”包頭市稀土探明工業儲量4350萬噸,占世界38%,占全國83%,近幾年著力延伸稀土產業鏈,呈現出集群化、高端化、自主化特征。眼下全市106家稀土企業中,新材料、終端運用企業達85家,形成開采、冶煉、研發、深加工、運用的完整產業體系,去年全市稀土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0億元。
賀偉華說,近幾年工信部全國稀土生產指令性計劃每年總量為10萬噸,包頭占到一半左右。2015年包頭被列為國家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后,當地以科技創新引領稀土產業發展,引進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、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,使得一批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得以發展壯大,一批新工藝、新產品、新項目正在加速開發并成功轉化,初步形成了稀土永磁、拋光、儲氫、合金、催化五條產業鏈,基本構建起從采礦、選礦、分離、深加工到應用材料的稀土產業技術。
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有關負責人28日在第九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上介紹,去年底國務院成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,使我國新材料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。稀土新材料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近幾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,去年全行業營業總收入近900億元,稀土發光、催化主要材料增幅超過10%,磁性材料占全球80%以上;創新能力穩步提升,已有13個國家稀土材料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,主要功能材料產品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、風力發電等下游運用的需求,并逐步進入國際主流市場。
全國唯一以稀土資源命名的國家級高新區——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,稀土永磁產量由2013年的3736噸增長到去年的16601噸,增長344%。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說,當前我國稀土功能材料生產技術已經領先世界,特別是稀土永磁材料用于動車、高鐵、地鐵、無軌電車、船用大型電機、機器人小電機等領域,前景非常廣闊。
- 上一條: 普蘭高容量硅碳負極材料
- 下一條: 堅定看好鋁稀土供改和新能源鋰鈷磁材